新加坡的不同–行

前言

繼上一篇新加坡的不同之–住(上)(下)後,這次講關於行,會涵蓋行人、汽車、通勤等部分;讓大家感受一下在新加坡與台灣交通的相異處,當然還是聲明這篇會是非常主觀,完全以台灣旅新的角度去講解,是寫給想要來新加坡或是更想了解獅城的小介紹。

另外筆者還有撰寫包括: MRT和LRTBusEz-link等文章也歡迎大家參考!

新加坡的路是很大的!

簡介

大家知道國家有分左駕及右駕,據筆者在網上查找,剛開始左駕是由於大部分人是右撇子從左邊上馬車,從而導致剛開始的馬車是靠左行,而在階級的世代,是左尊右卑的,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造成階級流動,許多國家才漸漸轉為右行。所有事物的發展都是循著歷史脈絡,所以至今左駕的地區還是注重皇室的國家或是曾被其殖民之地;新加坡也是其中之一—當初被大英帝國殖民的地區,讓我們看看”行”有什麼不同吧!

道路

左駕

新加坡的道路是靠左行的,所有左右是跟台灣(右駕)相反;順向的路是靠左邊、汽車駕駛坐在右邊、左轉是小轉彎;右轉是大轉彎、手扶梯靠左站立。這些都是肉眼可見非常明顯的不同。是因為新加坡在十九世紀開始被英國統治,除了在日本佔領時期(日本也是左駕)有短暫脫離,一直到獨立前英國都對新加坡有非常大的影響力。所以英國是左駕,新加坡就左駕直到現在了!

沒有機車待轉區

在平面道路,機車與汽車的路權是平等的;沒有分快車道和慢車道,只有轉彎車道跟直行車道之別,機車遇上右轉(左駕:右彎為大轉)是可以直接跟汽車一起轉。

待轉格不存在的

公車停靠區

有些道路邊,在公車亭之處可以發現到提供公車停靠的凹處;方便公車停靠,並且不會阻道到後面的來車,也同時不會浪費道路空間還要另外設立公車專用道。

公車專用停靠區,不妨礙直行車

左轉彎道

在新加坡,大部分的大型道路都有設置專門左轉彎道,也就是路口之前,有另一個轉彎道可以連到另一條路;也就是說,左轉(小彎)的時候是不用等交通號誌,如果沒有行人穿越可以直接轉彎,節省時間又兼顧安全。

行人

行車禮讓行人

這邊的行人可是比台灣幸福多了,汽機車都會禮讓行人,不管你正在跨越還是只離幾步路才要穿越,駕駛們通常會慢下來,讓行人通過;他們也不會亂按喇叭,不像台灣過個馬路也要膽戰心驚。但是馬路還是馬路,車禍是所有地方都會發生的,不管駕駛用路人多禮貌,還是要小心交通事故。

行人號誌燈

不同於台灣的紅路燈,必須要按紅綠燈啟動鈕,才會轉為綠燈;不然即使汽車走好幾輪,你還是在那邊等到下一個天荒地老。另外有些紅綠燈啟動鈕上面,有感應老人卡的感應處,可以延長長者和行動不便者穿越馬路的時間。

到處都是的天橋

新加坡有些斑馬線之間是距離很遠,或是對面的公車站隔著大馬路,所以政府也設置了非常多的天橋以供行人方便安全的抵達對面。而且這些天橋大多數有遮雨棚,而且遮雨的地方可以直連接組屋,少了好幾段淋雨的路;筆者猜想是由於新加坡氣候天氣的關係–不是烈日就是豪雨,所以這真的是一個很簡單卻很體貼地設置呢!而且現在為了因應老年人口的增長,天橋也開始慢慢設置電梯,可以讓老人家也不費力地享受天橋的好處。

組屋下雨也不怕

如前面所提的天橋大多數有遮雨棚,組屋也裝設了很多遮雨棚,所以很多組屋跟組屋之間,即使下雨也可以不用撐傘通行;即便有大馬路有時候也可以靠著天橋通過。這樣的設計真的很便民呢!不過在組屋之外就少有這種遮雨棚了!

機車

機車的數量

如果從台灣來的,一定了解台灣是機車之國,新加坡的機車數量比台灣少非常多,絕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還是會選擇駕車—安全又快速的選擇;機車的密度絕對不能跟台灣比。

車陣中只有一輛機車

機車大多是檔車

筆者在台灣就只會騎不用打檔的機車;但就我的觀察,新加坡這邊的機車大都是檔車,都是腳踩打檔桿在啟動的,只有一次看到非打檔。要是筆者在新加坡路上騎,恐怕要熄火很多次吧!

很多這樣的檔車

公共交通

BUS、MRT、LRT

主要分為巴士、重型鐵軌及輕軌,是新加坡主要的公共交通方式。

  • Bus: 有分為單層巴士、雙層巴士、連節巴士。採上下車都刷卡
  • MRT: 與台灣相似,但是相較與台灣比較常聽到要維修所以提早閉站
  • LRT: 輕軌,與MRT連接處可以不用出站轉乘。提供鄰里交通

詳細介紹請參考 BusMRT、LRT的文章

MRT大站都有轉運站

在台灣,以台北為例只有市府轉運站及台北轉運站。但是在新加坡,幾乎MRT大站—也就是人潮眾多的地方,都會有巴士轉乘站,很多站: 如實龍岡、宏茂橋、榜鵝、淡賓尼都有轉運站也是很多巴士的終點站。可見新加坡巴士網絡的發達,但也是因新加坡面積小,所以轉運站的角色跟台灣不一樣,提供的是市區與區的聯繫而不是縣與縣的往返。

實龍岡轉運站。圖取自網路維基百科

計程車與共享乘車

計程車的顏色

新加坡的計程車也有分車隊,不同車隊使用不同顏色車殼,最常見是ComfortDelgo的藍色;不像台灣計程車全是清一色的大黃色。不過筆者真的很少搭計程車,所以了解不深。

圖取自網路

沒有Uber是Grab

在東南亞的共享經濟競爭中,Uber落下風並且輸給Grab,之後退出東南亞市場。在路上最常見的是Grab,也是一手包辦共享汽車、外送食物雜貨等。比起計程車,筆者覺得年輕人更喜歡搭乘Grab,但也是不常搭所以也不太了解價錢;不過有去過馬來西亞旅遊,Grab絕對是你最好最省錢的選擇,超便宜超方便,很透明就不怕會被壞司機坑!

圖取自網路

結語

以上就是我們體驗到新加坡在交通上與台灣的不同,整體上我覺得有很多台灣值得學習的地方;不管是道路設計或是用路人的態度觀念,在新加坡都會讓人感到很安心的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